發(fā)布時間: 2024-06-26 09:52:09
從觀察性研究中得出因果推論的挑戰(zhàn)
越來越多的研究使用觀察性研究方法來解決有關干預措施因果效應的問題,這對主要為臨床讀者服務的期刊構(gòu)成了挑戰(zhàn)。與大規(guī)模、執(zhí)行良好的隨機試驗相比,這些觀察性研究更多地依賴于因果關系和統(tǒng)計模型假設。因此,在所有其他研究方面相同的情況下,從觀察性研究中得出因果推論本質(zhì)上更具推測性。但是,如前所述,所有其他方面的研究往往是不平等的。隨機試驗不能解決醫(yī)學和衛(wèi)生政策中所有重要的因果問題,可能具有有限的普遍性;因此,研究人員可能需要使用觀察性研究作為解決因果問題的證據(jù)來源。因此,挑戰(zhàn)在于平衡解決因果問題的重要性,因為觀察性研究需要謹慎對待依賴強假設來支持因果結(jié)論。
當研究人員面臨這一挑戰(zhàn)時,一種反應是放棄因果目標,追求純粹的描述性或預測性的觀察研究目標。這種方法通常相當于應用以隨機為中心的標準來確定是否允許因果語言,從而導致任何使用觀察數(shù)據(jù)的調(diào)查都只使用關聯(lián)語言。通過這種方法,單個研究設計元素本質(zhì)上決定了可用于描述目標、方法和解釋的語言。例如,目前的JAMA和JAMA網(wǎng)絡期刊的作者指南指出,“[c]因果性語言(包括諸如效果和功效等術語的使用)應該僅用于隨機臨床試驗。對于所有其他的研究設計……,方法和結(jié)果應該用關聯(lián)或相關性來描述,并且應該避免因果關系的措辭。”這一建議也包含在JAMA風格手冊中。盡管如此,美國醫(yī)學會雜志和美國醫(yī)學會網(wǎng)絡雜志在允許對觀察分析進行因果解釋方面做出了罕見的特殊例外,其中必要的假設是明確的,并且被認為是合理的。此外,《JAMA統(tǒng)計與方法指南》系列的文章討論了各種因果推理方法。
確定因果語言和解釋適當性的隨機中心標準的局限性
當應用于大型、執(zhí)行良好的隨機試驗時,使用二元、以隨機為中心的標準來允許使用因果語言或解釋是沒有問題的,這些試驗幾乎完全符合研究方案,并且結(jié)果缺失有限,其中因果解釋是有保證的。然而,對于許多其他研究,基于這一標準的方法是不充分的,不能適應對目標、研究問題、方法、假設和解釋的精確描述,并且可能導致作者、編輯、審稿人和讀者之間的互動缺乏清晰度。這一禁令阻礙了對研究方法的展示和批評,并有可能通過允許不適當?shù)氐贸鲭[含因果推論和模糊適當?shù)囊蚬Y(jié)論來誤解結(jié)果。
在描述觀察性研究時禁止使用因果性語言,不能讓作者清楚、充分地傳達他們的研究目標。因果目標需要因果假設(例如,假設沒有不受控制的混淆)。這些假設幾乎不可能僅憑數(shù)據(jù)來驗證,它們的合理性最好在明確的因果框架內(nèi)進行評估。沒有因果語言,對研究方法的描述和批評就變得具有挑戰(zhàn)性,因為目的(因果目標)和手段(研究方法)之間的聯(lián)系是模糊的。此外,當因果目標、假設和方法不能明確討論時,評估研究設計和分析方法的選擇以及解釋結(jié)果變得困難,如果不是不可能的話。事實上,回避因果語言會妨礙基于因果考慮的有效批評。例如,如果一篇論文聲稱在某些暴露(或治療)和結(jié)果之間只呈現(xiàn)描述性或預測性的關聯(lián),那么在干預組之間的可比性意義上討論混淆的余地就很小。然而,如果考慮因果解釋,這樣的討論往往是必要的,以揭示所報告的研究的局限性。換句話說,限制因果話語是不可取的,因為作者和讀者通常希望估計的關聯(lián)有一個站得住腳的因果解釋,并有興趣知道何時以及為什么這種解釋可能無效。
此外,使用單一的研究設計元素(隨機化)作為是否可以得出因果結(jié)論的唯一標準,可能會給人一種對潛在弱點自滿的印象,這種弱點可能會影響隨機試驗和觀察性研究。編輯、審稿人和讀者不會基于一項隨機試驗的簡單治療組間比較得出因果結(jié)論,該試驗具有較差的數(shù)據(jù)收集實踐、差異的結(jié)果確定或高的退出率,但當采用目前使用因果語言的方法時,這些問題與(缺乏)隨機化沒有相同的權重??梢哉f,只有當沒有重大缺陷的隨機試驗是唯一考慮的實驗研究時,基于隨機化中心標準而不直接面對前面列出的困難的方法才有可能,在這種情況下,對因果解釋的警告只能保留給觀察性研究。隨機化強化了研究結(jié)果因果解釋的合理性,但僅僅隨機化是不夠的。相反,缺乏隨機性本身并不會使因果解釋完全站不住腳。對于觀察性研究來說,全面禁止因果語言回避了判斷任何特定觀察分析的因果解釋是否站得住腳的困難但必要的工作。這種判斷不能簡單地建立在注意到缺乏隨機性的基礎上。它要求對設計、實施和分析的所有相關方面進行上下文知情檢查。
小感悟
觀察性研究相比隨機試驗更依賴于因果關系和統(tǒng)計模型假設,因此得出的因果推論更具推測性。隨機試驗不能解決所有醫(yī)學和衛(wèi)生政策中的因果問題,觀察性研究作為證據(jù)來源有其必要性。一些期刊如JAMA和JAMA網(wǎng)絡期刊建議因果語言僅用于隨機臨床試驗,對其他研究設計使用關聯(lián)性語言。這種限制導致描述目標、方法和解釋的語言受到約束。隨機試驗即使有缺陷也被認為適合因果解釋,而觀察性研究即使設計良好也被限制使用因果語言。這種方法阻礙了對研究方法的展示和批評,也可能導致誤導性的隱含因果推論。禁止因果語言妨礙了作者清晰傳達研究目標。評估研究設計和分析方法的選擇及解釋結(jié)果變得困難?;乇芤蚬Z言限制了基于因果考慮的有效批評。單靠隨機化標準不足以完全否定因果解釋。需要對設計、實施和分析進行上下文知情檢查,而非僅僅注意缺乏隨機性。
盡管觀察性研究在推導因果關系方面存在挑戰(zhàn),但全面禁止因果語言并不合理。這種限制不僅妨礙了作者清晰地表達研究目標和方法,也阻礙了對研究結(jié)果的有效評估和批評。觀察性研究雖然缺乏隨機化,但通過謹慎設計和全面分析,仍然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支持因果解釋。因此,科學研究應該更靈活地看待因果語言的使用,而不是單純依賴隨機化標準來判斷研究的因果結(jié)論??茖W界需要更加重視上下文和具體方法,而非一刀切地限制因果語言的使用。
翻譯文獻:
Dahabreh IJ, Bibbins-Domingo K. Causal Inference About the Effects of Interventions From Observational Studies in Medical Journals. JAMA. 2024 Jun 4;331(21):1845-1853. doi: 10.1001/jama.2024.7741. PMID: 38722735.
上一篇:COVID-19與青光眼:孟德爾隨機化揭示的因果關系初步證據(jù)
下一篇:基于Kaplan-Meier法的鼻咽腺樣囊性癌粒子放療效果